全国试点县

解读传统七夕节

  • 发布日期:2020-03-09 18:04
  • 来源:管理员
  • 字体大小:
  • 打印:

传说,风俗,再加上文事,七夕应该是中国众多传统节日中最有情趣的一个。 

而如今,七夕被众多现代人称作“中国的情人节”,在日前结束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讨会上,众多专家还倡议将七夕赋予现代符号,法定为“中国七夕情侣节”,传承下去。玫瑰充斥,相亲频繁,当传统的七夕被贴上现代标签叫卖时,我们究竟离传统的七夕是近了还是远了? 

七夕的由来,源于众人皆知的牛郎织女的传说。著名人文学家李汉秋介绍说,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传说的出现可能是从唐朝开始的,白居易曾在那首著名的《长恨歌》里专门写过唐明皇与杨玉环七夕相会的情事,“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而对于七夕的风俗,唐朝的一些文人也多有描述,除了爱情,还有一种思念的情怀———古时交通不便,男人赶考、经商出远门,和妻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所以在这一天会表达彼此之间的相互思念。李商隐还记载了另一种七夕“乞巧”的版本,“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据说幸运的女子在这一天会得到织女的指点,女红会出神入化———这就是所谓的乞巧了,这从一方面说明,七夕是个属于女孩子的节日。 

因此,七夕除了蕴涵爱情、相思的意味,还寄托了很多女孩子希望自己心灵手巧的美好愿望。 

不管怎么说,七夕节表达了我们民族的爱情价值观———要终身相守,白头偕老,忠贞不渝。这些也能从成语、诗歌和传说中看出来,比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个节日,也是人们表达这些情感的时机。但很多专家对把七夕单纯地当作情人节来大肆渲染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田青教授说:“七夕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很多商家喜欢称它为‘中国的情人节’,把我们自己的节日硬往西方节日靠,这很荒唐。这几年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大,我们民族不愿意在全球化的潮流中迷失自己,也开始强调自己的东西,但是又怕别人不懂,所以给自己的传统节日安上西方化称号,我觉得有点推销的感觉。与西方的情人节相比,七夕有更美更深邃的意境,提到七夕,让人想到的是‘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而西方情人节,让人想到的只有巧克力、玫瑰花。”但他同时强调,现在年轻人都流行过西方的情人节,有人觉得这样不对,提倡用七夕代替,这样就把七夕节与西方情人节给对立起来了。节日不是硬生生打造出来的,一个日子能不能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节日,要看大家能不能认可。中国传统节日,西方的节日,其实什么节都可以过,七夕可以过,过情人节也很正常。但外来的节日和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不能对立。 

同时,专家们对七夕的活动提出了建议,七夕节是一个特别的自然的节日。这个节日比较家庭化,很安静,不像中秋节、端午节那样有大型活动。到了七夕,全家人一起看看天河,看看星星,几个要好的女孩子凑一块乞巧,这些都是些很有意趣的活动。如果想表达爱意,也不一定送玫瑰花一类的东西,女孩子把自己做的手工艺品送给心上人,男孩子骑上单车载着爱人在满天繁星下重温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不也是很浪漫的事吗!